感谢屠呦呦:一生只为青蒿素,她的职业生涯给我们这些启示!

谁能拯救世界?屠呦呦做到了。



1、立志从医,百战功成

1930年,屠呦呦出生,她父亲从《诗经·小雅》中撷取“呦呦”二字。“呦呦鹿鸣,食野之蒿”,注定了她与青蒿一生结缘。

16岁时,屠呦呦不幸染上肺结核,经过两年多的治疗调理才康复。“我学了医,不仅可以远离病痛,还能救治更多人,何乐而不为呢?”从此她决定向医而行。

1951年,屠呦呦考入北京大学医学院药学系,选择了冷门专业——生药学。多年以后,屠呦呦说,这是她最明智的选择。

1955年,大学毕业后,屠呦呦被分配至原卫生部中医研究院中药研究所,工作至今。参加工作4年后,屠呦呦成为原卫生部组织的“中医研究院西医离职学习中医班第三期”学员,系统学习中医药知识,发现青蒿素的灵感也由此孕育。培训之余,她常到药材公司去,向老药工学习中药鉴别和炮制技术。这些平日的积累,为她日后从事抗疟项目打下了扎实基础。



1969年,屠呦呦接到紧急任务:研发抗疟新药。最初阶段,研究院安排屠呦呦一个人工作。她仅用了3个月时间,就收集整理了2000多个方药,并编撰了包含640种药物的《疟疾单秘验方集》。经过两年时间,她的团队逐渐壮大,历经数百次失败,屠呦呦锁定中药青蒿:她们发现青蒿对小鼠疟疾的抑制率曾达到68%,但效果不稳定。

1971年,编号191号的乙醚中性提取样品,对鼠疟和猴疟的抑制率都达到了100%。但只有确证安全后才能用于临床。疟疾有季节性,一旦错过当年的临床观察期,就要再等一年。于是,屠呦呦向领导提交了志愿试药报告。

1972年,屠呦呦和课题组的同事在190次实验失败后,在当时还没有关于药物安全性和临床效果评估程序的情况下,在自己身上进行实验。这一回成功了!

由此可见,屠呦呦的“成功秘方”:一是几十年如一日,认准职业方向,不曾改变研究领域;二是遇上国家战略需要,抓住外部机会,专注科学研究,不因失败而放弃。

2、造福人类,回报祖国

1982年,屠呦呦以抗疟新药——青蒿素第一发明单位第一发明人身份,在全国科学技术奖励大会上领取了发明证书及奖章。青蒿素的研制成功,为全世界饱受疟疾困扰的患者带来福音。

2015年,屠呦呦获得诺贝尔生理学或医学奖。在瑞典卡罗林斯卡医学院的诺奖演讲台上,第一次响起清正柔婉的中国声音。她在诺贝尔奖获奖致辞中所说:“凡是过去,皆为序曲。然而,序曲就是一种准备。荣誉的根本问题是责任。荣誉多了,责任也大了。中医药确实是‘伟大宝库’,应该把它更多有价值的成果发挥出来,为人类造福。”



2017年,屠呦呦获得2016年度国家最高科学技术奖。国家科学技术奖励大会上,屠呦呦从习近平总书记手中接过证书,成为我国获得国家最高科学技术奖的首位女性科学家。

2019年,BBC发起“20世纪最伟大人物”评选,屠呦呦入选。她成为28位候选人中唯一的亚洲女性,也是科学领域唯一的在世候选人,与爱因斯坦、图灵和居里夫人并列。

以上,屠呦呦的人生分为两个阶段:一是为研究青蒿素做准备;二是研究青蒿素。分界点就在1969年1月她被任命为“523”项目“抗疟中草药研究”课题组组长。这正如向阳生涯创始人洪向阳老师在其著作《10天谋定好前途:职业规划实操手册》当中强调的一样:人生的早年应当致力于修好内生涯,之后才能很好地发展外生涯,完成既定目标。

3、选定方向,持续深耕

2016年12月25日,屠呦呦为支持母校教育事业的发展,捐资设立“北京大学屠呦呦医药人才奖励基金”,并寄语道:“我衷心地希望母校出更多人才,获得更多奖项。中国科学界获诺奖不会只是我一个人。”

迄2021年,已有28名日本人获得了诺贝尔奖(包括3名美籍日裔诺贝尔奖获得者)。除欧美诸国之外,日本是获奖人数最多的国家。针对这一现象,太原理工大学党委书记郑强曾说:“中国教授就是太聪明了,看到哪是热点就转过去了,说自己敏锐;然后哪里有个新鲜事就转过去了,说是交叉;从来没有在自己的领域生根。今天换个地方,明天换个地方,怎么能挖出洞洞来?日本教授有一个特点,从来不改变方向,等你们都换方向,他一个人走到后面,他就是第一了。”

职业规划的角度我们也好理解这件事情,频繁跳槽在职场中是大忌,那些能取得重大成功的人,无不是在一个领域做到了深耕。耄耋之年,屠呦呦依然矢志研究青蒿素的深层机制。



可我们会发现身边大部分的人,找不到自己想做一辈子的事业。所以说,是否能做好人生职业定位和规划是能否成功的根本原因,没有清晰的目标就谈不上进一步的深入发展。
扫进你口袋
微信搜索Arting365design 或 扫描二维码

推荐阅读