职业规划师视角——这3种人,在秋招中很难拿到offer

又到了每年秋招的季节,很多小伙伴已经收到了秋招提前批的offer,但还有很多小伙伴对秋招没有什么概念,不知道该从哪里下手准备。

秋招主要是指每年秋季,以金融、咨询、快消、互联网以及世界500强为首的大公司,所举办的针对应届生及在校大学生招聘项目。

秋招作为一年中最大规模的应届生招聘季,分为三个阶段:秋招提前批—正式招录—秋招补录。



不仅是求职者内卷,企业招聘也在相互卷。大家都想争夺金字塔的“塔尖人才”,“塔基人才”则相对尴尬。一般秋招提前批会在每年的6、7份开始。除了公开招聘,这段时间企业还会放出很多内推岗位。

7月到9月是正式秋招,一般有四个流程:网申、笔试、群面、单面。如果企业在正式秋招没有招满,会在11月份进行秋招补录,一般会持续一个月。

秋招是新大四、研二学生最忙碌的时候,几家欢喜几家愁,同学们关于秋招的吐槽很多,常见的求职不利的原因大多归结于以下三点。

一、错过最佳申请时间

很多同学的院校背景、综合能力都不差,但是常常网申之后就没有下文了。很可能是因为“你过期了”。

大部分公司放出来的岗位都是针对下一学年结束学业之后,能在暑期入职的全职员工或者暑期实习生。进入8月以后,大部分企业抢人的速度会加快,2021年字节跳动秋招从投递简历到拿offer平均只需要11天。

很多同学后知后觉,等到秋招面试高峰才开始准备,这无疑会增加拿offer的难度。

加上秋招是今年招聘明年毕业的人,所以企业会给求职同学贴一个“保质期”标签,只有毕业时间在这个范围内的同学才可以投递。

很多同学因为没有提前准备的意识,所以错过了秋招的黄金时间,导致既错过了今年秋招,也不能参加明年秋招,这是非常得不偿失的。

二、学历、经验没有竞争力

很多同学在秋招的时候陷入了深深的迷茫,在学校的时候没有太大的感觉,找工作的时候才发现学历很重要。学历是很多大企业的敲门砖,学历不够高直接失去了投递的机会。

更多的同学是对自己没有清晰的定位,早在高考选专业的时候就糊里糊涂的,如果刚好专业选择的好,职业生涯起点就好,专业选择的不好,职业生涯还没开始就输了一大截。

加上大学前三年没有对自己进行全面的分析,没能客观的认识到自己的优势与特长、劣势与不足。没有对职业环境进行分析,也没有整合自己的各种资源、评估就业机会,了解目标行业、企业的现状和发展前景。

导致大二大三的黄金时期没有做好知识和证书的准备,没有实践经验的准备,没有人脉关系的准备,只是在秋招的时候盲目投简历,这种情况下,可能连面试机会都没有。

从就业的角度讲,用人单位还是比较看重求职者是否有相关的工作(实践)经验的,所以需要多接触社会、多实践,特别是与职业方向相关的经验积累。

根据智联招聘《应届毕业生就业力调研报告》显示,94.62%的应届毕业生认为实习经历对毕业找工作是有帮助的。

57.66%的应届毕业生认为“有相关实习经历”是成功获得offer的原因。50.39%的应届毕业生认为原因是“求职目标明确”。49.69%的应届毕业生认为原因是“社会实践经验丰富”。

在大学期间,同学们需要通过专业学习和社会实践,更加明晰职业定位,确立求职方向。

《应届毕业生就业力调研报告》显示,55.18%的毕业生接受过与择业相关的培训或课程。82.57%参与过职业生涯规划,80.19%学习过简历制作,62.93%学习过面试经验。



在就业竞争激烈的大环境下,能在离校前拿到offer,算的上是一大乐事。需要有针对性的准备,让自己的知识结构和社会所需的能力统一到一起,让自己有牌可出。

三、没有方向

很多同学在大学时期很迷茫,不知道就业、考公、出国、考公务员更适合自己,于是看见别人考公务员自己也要报考,看见别人考研自己也想考……最后安排了很多,但是一件事都没有做好。

根据向阳生涯的数据分析显示,当前大学生群体中,63%对于自己未来的发展和职业生涯没有规划,33%表示不明确,只有4%的学生有明确的职业规划

没有规划的人容易跟着别人做选择,但人的时间和精力都是有限的,盲从的结果就是连自己死都不知道是怎么死的。及早确立目标有助于避免这种情况的发生,如果你制定了目标,就会合理规划,将时间精力放在重要的事情上。

有的同学在秋招的时候忙着实习,结果错失了秋招的宝贵机会。一般来说,企业秋招的职位数量较多,门槛也相对较低,无论是从求职还是积累经验的角度都不容错失。如果是在毕业后再进行求职,竞争者就换成了具备经验的社会人,企业的求职要求也将会不同。

早规划,早执行,可以避免掉很多麻烦,获得更好的收益。

大量往届毕业生没有拿到offer的原因就是“迷茫”、“没有方向”,在摇摆不定当中错过了最佳时机。逃避不能解决问题,找到职业方向才能走向未来。
扫进你口袋
微信搜索Arting365design 或 扫描二维码

推荐阅读